P3聯盟或將在嚴監管下運營
2013-12-20 16:56:29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6月,全球集裝箱班輪業前三甲企業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以及達飛輪船宣布將在東西主干航線建立大型船舶合作協議,稱之為P3聯盟。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市場各方熱切關注。
全球海事監管峰會并未就P3聯盟達成共識
12月17日,在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的邀請下,來自美國、中國以及歐盟的海事監管機構在華盛頓召開全球海事監管峰會。三方監管機構開放性地探討各自不同的監管架構,坦誠地討論了集裝箱航商的合作對于國際貿易的潛在影響。歐盟代表團由歐盟競爭委員會交通運輸、郵政和其他服務反壟斷機構負責人休伯特·德布羅卡(Hubert de Broca)率領,中國方面由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李宏印率領,而美國方面則是以FMC主席馬里奧·科爾德羅(Mario Cordero)為首的全體FMC委員。
此次會議稱之為全球海事監管峰會。而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為市場之前分析認為,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將是中美歐三方監管機構討論P3聯盟相關事宜。眾所周知,P3聯盟原定于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正式運營,但截止到2013年12月下旬,聯盟計劃尚未得到中國和美國相關監管機構的“認證通行”。因而,P3聯盟是否會如期運營還不得而知。
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聯系其中一位參會人員得知,此次華盛頓會議并未對P3聯盟展開專題討論,中美歐三方監管機構只不過對于P3聯盟各自的申報進程進行了介紹。其余時間主要介紹了三方各自的監管制度。
P3聯盟在中美尚未按要求遞交進一步材料
那么,目前中美歐三方監管機構到底對于P3聯盟有何態度呢?
據航運交易公報記者了解,今年9月份,P3聯盟在向中國商務部繳納了初步材料之后,商務部要求其進一步遞交材料。但是截至到12月下旬,P3聯盟進一步的材料還未提交商務部。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的規定,在經營者提交進一步材料之后,商務部要在30天內進行初步審查,作出是否實施進一步審查的決定。如果商務部決定實施進一步審查的,應該在90天內審查完畢。之后,在情況允許下,還可以再最多延長60天審查期限。也就是說,在P3聯盟按照商務部要求遞交進一步的材料之后,中國監管機構將在最短30天、最長半年的期限內作出是否“放行”的決定。
美國對于航運企業的管理是實行運價備案制。FMC有個45天的合同評審流程,P3聯盟遞交初步備案材料之后,FMC內部分析人員通過分析之后,決定要求P3聯盟進一步遞交材料,那么,之前的評審過程中止,等遞交進一步的材料之后,再重新展開45天的評審流程。但是,FMC延長評審流程的權利只能行使一次。截止到12月下旬,P3聯盟尚未按照FMC要求遞交進一步的材料。
歐盟競爭委員會并沒有“事先審查”機制。因而,對于P3聯盟,歐盟的態度實際上“最為超脫”。之前有媒體認為P3聯盟可能會觸及歐盟30%壟斷紅線的報道或許只能說是猜測,因為歐盟并沒有將P3聯盟當做兼并案來處理,因而認為無需采取反壟斷審查。倘若P3聯盟成立之后觸及歐盟反壟斷法規,歐盟競爭委員會那時才會啟動調查。
P3聯盟最終可能是“有條件通過”
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人士在接受航運交易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此次P3聯盟的最終結果很有可能是“有條件通過”。對于何為“有條件通過”,上述人士表示,可能是監管機構要求P3聯盟定期遞交匯報材料等相較其他公司更為嚴格的監管措施。
上述人士認為,作為全球集裝箱班輪運輸企業的前三甲,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以及達飛輪船啟動P3聯盟是“有備而來”,他們“肯定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已經吃透了各地區的法律監管制度。”但是,各方監管機構之所以如此慎重對待,主要是基于其龐大的體量規模,勢必會對航運市場帶來沖擊。“為了避免對市場各方造成太大的沖擊,各方監管機構的目的也在于提醒P3聯盟三方不要越過法律紅線,對其未來即將到來的正式運營提個醒。”